摘要:对于想让孩子上名校小学的家长来说,幼小衔接一定要找准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
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并不担心幼小衔接的准备,毕竟在在他们眼中,幼儿园学到的知识会跟小学有连接,但是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出现了焦虑心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部分家长反映,以为幼儿园学习会对幼小衔接做一定的准备,但是到中班的时候才发现,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只是一些启蒙发展,这种思想并不能应对小学学习。那么应该怎样做好正确的准备呢?今天小编就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由事实上来讲,比起来提前掌握上海市小学知识,幼小衔接阶段家长最应该重视的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思维能力
有一位幼儿园园长曾经说过,3-6 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家长重不重视娃的思维能力,真的差很多。思维好的孩子,往往思维敏捷,反应快。上了小学后,优势更明显,学什么都快,很容易赶超同龄人。
思维差的孩子,逻辑性、推理能力或空间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很不利。思维好的孩子,说话、办事、写文章都有条理性,解决问题有方法。不光数学好,学习其他科目也很容易。
所以说,优秀的思维能力才是孩子未来学习的核心引擎。想要让娃上了小学更轻松,一定要先打好思维的基础。
一、思考过程
家长们告诉孩子一定不要只盯结果,去思考过程很重要,去幼儿园考察,你会发现一些小朋友,10以内加减法背得很熟练。
比如,问他10-4=?能脱口而出6。但一问,10块积木,拿走4块,还剩几块这种问题,孩子居然就不知道了。
这样只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数学知识,背出一个答案,孩子并不理解运算的方法,连思考的过程都没有。但其实,比起记住了多少知识,关注答案对不对,思考的过程才是“涨智商”的关键。
二、不要成人式教学,要尊重认知规律
很多家长,为了教会孩子一些数学概念,不停重复问“ 5-3 ”等于几,还不允许孩子掰手指。这就是上海市家长容易犯得、典型的幼小衔接错误辅导方法。一方面孩子听不懂,另一方面家长很痛苦,这就是用了成人式的学习方法。
也有一些家长想着“赢在起跑线、学多一点是一点”,盲目给孩子报班刷题,灌输一些“超纲”知识,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孩子还小,应该让他们接触这个年龄应该接触的事情。所以,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规律。说到底,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们更了解孩子,更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综上所述,上海市家长要注意孩子幼小衔接不要一味的做学习知识点的辅导,重要的是开发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以理解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让家长教了才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沪博网
本文地址:https://www.hubo.cn/youeryuan/1511.html
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国际化的时代,上海市也有不错的双语幼儿园供家长们选择,这些学校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浏览量:735 2019-09-16很多家长为了解放双手和让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选择上海市一些幼儿园托班,而且部分托班还可以直升幼儿园,但是入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浏览量:784 2019-09-19